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避险技术研究中心”自2011年成立,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纵、横项课题80余项,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矿井可移动式救生舱、避难硐室的概念,并且在国内50余座矿井付诸实践,为国内矿井进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示范,为国内安监、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了1万余人次的培训,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新社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并于2013年被确定为“安全科技成果研发平台试点单位”。
1. 建立“中心”的原则
中心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指导,以我校安全学科为主要依托,整合优势资源,以攻关矿山避险技术难题为目标,学校自筹经费建设的开放式科研基地。
2. “中心”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以矿山避险技术及装备为研发目标,通过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科技攻关,形成一批系列产品,使若几个研究方向的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建立和完善实验条件,为井下紧急避险体系提供科研手段和检测检验基地。
3. “中心”的发展规划
(1)建一流实验室。整合学校现有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建立安全技术所需的基本实验条件,围绕矿山避险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新建一批有特色的实验室,使安全技术的实验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形成一批成果。以“十二五”科技支撑为契机,围绕矿山避险技术积极承担国家、省部和企业的技术攻关,为“避险系统”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并研发出相关的避险装备。
(3)参与制定标准。在研发相关产品的同时,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形成地下矿山、水利工程、中小型人防工程等避险空间的新型设计规范体系
(4)建立培训基地。建立矿山紧急避险培训基地与人才教育平台,承担相关教学,培养环境控制及生命保障技术、人工环境学、人际工程学等领域相关人才。
(5)建立生产基地。对救生舱、避难硐室及井下六大安全防护系统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设计,建立产品的生产基地。
(6)加强国际交流。强化开放运行机制,加强与国内外对口高校、科研单位、重点实验室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设立开放基金,鼓励国内外研究人员来中心从事科学研究,寻求合作开发,提高中心的技术水平及国际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