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职称:教授
办公电话:010-62334929
Email:songbo@ces.ustb.edu.cn
学习工作简历:
工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全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专项论证专家库专家、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韧性减灾与应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国家土木工程注册工程师、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3月毕业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5.6-1988.7: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抗震研究所 工程师
1988.8-1991.3:国家建设部抗震办公室 工程师
1991.4-1992.3:日本神户大学工学部 访问研究员
1995.4-2003.8:日本综合建设公司技术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
2003.9-今: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及减灾、复杂工程结构力学特性分析、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及结构优化设计等。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科技专项2项、国家外国专家局引智专项4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与工程项目共计70多项,专利数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三大检索(SCI,EI,CPCI-S)收录200余篇,主编和编写各类专著与教材12部,参与编制国家规范3部。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先后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评审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及招生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基础设施(桥梁、港湾、电力设施等)的抗震及减灾;复杂工程结构力学特性分析;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及结构优化设计。
博士生招生: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
硕士生招生: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
主讲课程:
《桥梁工程》、《构筑物抗震》、《生命线工程防灾》、《Bridge Enineering》等,其中:
1)《生命线工程防灾》:北京科技大学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
2)《桥梁工程》:北京科技大学全英文教学示范课
3)《构筑物抗震》:研究生院免检课程
4) 《土木工程防灾新进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址: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75629#teachTeam)
近年来教学获奖: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第28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2021年《生命线工程防灾》获评北京科技大学素质教育核心课程
3)2021年北京科技大学第29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4)2021年北京科技大学第四届教学名师奖
5)2022 年北京科技大学第 30 届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6)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第1届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主要科研项目:
1)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715007):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考虑结构与环境介质的动力耦合效应的千米级大桥的抗灾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2)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8033):冰海域中墩柱结构地震损伤过程模拟及灾变机制研究
3)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8045):复杂环境下海中大型风电塔结构体系的地震损伤机理与灾变控制研究
4)2012年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高速铁路高陡边坡长期稳定机理研究
5)2013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区防灾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6)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城市防灾社区评价技术指南
7)2014年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深水区大圆筒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研究
8)2014年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大型复杂吸收塔结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9)2014年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典型城市公共设施的综合评估方法与监测维护
10)2011-2016年海外名师引智专项
11)2015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项目中心:地震作用下桥梁防碰撞关键技术研究
12)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基于建造年代的既有建筑大数据分析
13)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国外抗震防灾法规体系研究
14)2016年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基于典型码头结构强震震害分析的高抗震性结构研发
15)2016-2018年学校特色引智专项:以国际水准提升防灾减灾学科实验科学研究水平的新探索
16)2017年学校特色引智专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间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合作与研发
17)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多分量和旋转振动计量标准装置的研制
18)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080715):海洋腐蚀环境中CFRP-钢复合风电塔结构的抗倒塌机制与性能设计方法研究
19)2021年科技部专项项目:恶劣环境下在役风电塔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与对策研究
20)202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地下管线典型结构性隐患影响及演化机理可视化研究
21) 2024年人社部专项项目:城市地下管线渗漏引起地面塌陷的致灾机制与智能化预测方法研究
研究梯队依托平台:“强震区轨道交通工程抗震研究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由结构防灾梯队进行实际运营。
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主编或参编规范:
1)《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
2)《洪泛区和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标准》(GB 50181-2018)
3)《水运工程设计通则》(JTS141-2011)等水运工程标准外文版
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丛书
1)《图说桥梁病害与外观检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图说现代城市灾害与减灾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图说地震灾害与减灾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城市灾害与抗震防灾对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5)《农村综合防灾减灾对策与措施》(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6)《火灾及防火减灾对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7)《洪涝灾害及防洪减灾对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8)《图说城市道路病害与对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9)《图说城市桥梁病害与对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10)《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
代表性论文:
1)Bo Song, Hao Song, Satoru Sadohara, Suminao Murakami.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n Earthquake Damage Using Fuzzy Theory[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996, 122(1): 1-17.
2)Bo Song, Niu Lichao, Fuqiang Qi. Study on a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for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Bridge Pier in Icy Water[J].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5, 19(7): 1140-1157.
3)Li J R, Song B, Cui J Y. Dynamic interaction behavior between jumbo container crane and pile-supported wharf under near- field and far-field ground motion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16, 9(1): 124-130.
4)李吉人,宋波,吴澎.全直桩与斜桩高桩码头结构地震动力损伤对比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6(07): 151-157.
5)Shuang Miao, Song Bo.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Wind Turbines under Non-Gaussian Wind Load[J].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2018,27(03):1541-1558.
6)双妙,宋波.全风向来流非高斯风场风机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J].工程科学学报,2017,39(09):1453-1462.
7)宋波,冯国俊,王荣.基于标准化水平残余位移的沉入式钢圆筒防波堤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8,35(10):183-192.
8)王希慧,宋波,陈磊,劳俊,王满生.脱硫排烟一体式钢塔TMD减振效果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52(10):71-77.
9)王希慧,宋波,徐明磊.仿竹设计在高耸薄壁脱硫塔结构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52(08):55-61.
10)Hua Yan, Bo Song and Mansheng Wang. Comparison of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and Field Measurement of Internal Defects in Assembled Concrete Detected by Ultrasonic Waves[J]. Structural Durability & Health Monitoring, 2020, 14(3):265-282.
11)宋波,颜华,周恒,程玉珍,王满生.内框架加固典型砌体结构的抗倒塌机制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1,53(10):164-170.
12)Xihui Wang, Bo Song. Application of Bionic Design Inspired by Bamboo Structures in Collapse Resistance of Thin-walled Cylindrical Shell Steel Tower[J].Thin-Walled Structures,2022, 171:108666.
13)宋波,王道永,谢明雷,王鹏,王荣.可调节式挡水板在深水高桩码头中的减震效果[J].建筑结构学报,2021,42(S1):505-513.
14)宋波,李邦,肖楠,劳俊.基于微振动监测的AFT厂房结构–浆液耦合振动特性[J].工程科学学报,2022,44(07):1255-1264.
15)宋波,王希慧,徐明磊,等.薄壁吸收塔内部浆液晃动减震机制及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2,55(08):811-819.
16)Daoyong Wang,Bo Song,Shuo Diao, et al.Seismic Effect of Marine Corrosion and CFRP Reinforcement on Wind Turbine Tower[J].Applied Sciences,2022,12(19):10136-10136.
17)B. Song, C. Lu, B. Li, P. Wang, and N. Chen.Study o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bsorber Feed Tank based on Micro Vibration Monitoring[J].Journal of Vibro engineering, 2022, 24(5): 952-965.
18)Hua Yan,Bo Song,Dongsheng Xu,et al.Seismic Performance of Assembled Shear Wall with Defective Sleeve Connection[J].CMES-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22,131(1), 199–217.
19)周恒,宋波,王荣等.可调节式格栅装置对漂浮式海上风机稳定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4(04):1543-1551.
20)[24]李悦,高崇铭,宋波,等.轻质混凝土拼装墙板填充钢框架协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科学学报,2023,45(08):1364-1375.
21)Bo Song,Chenhu Lu,Mansheng Wang, et al. Aseismic effect of old single-layer masonry agricultural house structure strengthened with embedded steel frame and steel strip[J].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23, 50(9): 804-813.
22)王道永,宋波,刁硕等.CFRP局部加固对腐蚀后风电塔筒滞回及屈曲特性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3,55(10):40-48.
23)Li S., Hu Y., Lu Z., Song B., Huang G. Seismic Isolation of Fragile Pole-Type Structures by Rocking with Base Restraints[J]. Buildings, 2024, 14,1176.
24)Hua Yan , Bo Song, Huanhuan Yin.Seismic performance of fabricated shear wall structures with design defects[J].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 2024,26(1), 9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