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师资队伍
所在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按姓氏 > W

专家详情页

吴延鹏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

职务: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副主任

学位职称:博士/副教授

办公地点:土木楼1006

Email:wuyanpeng@126.com


学习工作简历:

1995年本科毕业在中国矿业大学任教。

1999-2000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学习。

2006年博士毕业到北京科技大学工作。

2014-2015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1.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

2.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3.数据中心冷却与节能技术

4.绿色工业园区与低碳技术

本科生课程:

1. 建筑环境学

2. 建筑冷热源

3. 建筑环境与中国居家理念

研究生课程:
1. 高等建筑环境学

社会兼职:

北京制冷学会理事

中国新风行业联盟理事

中国制冷学会产业联盟理事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人居环境质量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洁净受控环境与实验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热》、《人居环境》杂志编委会委员

专利获奖鉴定:
专利:

1. 美国专利:Light-pipe system for lighting, ventil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ir purification,Patent NO.: US 7875252 B2

2. 中国发明专利:可实现光催化空气净化与自然通风的光导管系统,发明专利授权号:CN100373107C

3. 中国发明专利:应用于文物展示柜照明的光导管系统,发明专利授权号:CN1281172C

4.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可实现光催化空气净化与自然通风的光导管装置,授权公告号:CN2713355Y

5.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应用于文物展示柜照明的光导管装置,授权公告号:CN2781936Y

6.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建筑采光用智能可调节反光板系统,授权公告号:202022999940.X

7.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导光通风净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建筑物,授权公告号:202023095976.1

教学获奖:

1.北京科技大学第24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人工环境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实践,研究生教学,第一完成人,2010

2.北京科技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教育奖,2011

3.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免检课程荣誉称号:人工环境学,课程负责人,2010

4.北京科技大学校级优秀课程荣誉称号:建筑环境学,课程负责人,2012

5.北京科技大学第24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技术类课程人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本科生教学,第一完成人,2010

6.北京科技大学第七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14

7.北京科技大学第26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建环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本科生教学,第一完成人,2015

8.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荣誉称号:建筑环境学,课程负责人,2016

9.北京科技大学第27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筑环境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本科生教学,第一完成人,2017

10.吴延鹏主编的《建筑环境学》获北京科技大学教材出版奖,2018

11.吴延鹏主编的《制冷与热泵技术》获北京科技大学教材出版奖,2018

12.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荣誉称号: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负责人,2018

13. 北京科技大学第28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新型教材为基础的多方协同土木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本科生教学,第一完成人,2019

14. 北京科技大学“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老师”奖,2020

15. 吴延鹏主编的《人工环境学》获北京科技大学教材出版奖,2021

16. 北京科技大学第29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位一体与思政理念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生教学,第一完成人,2021

17. 建筑环境学获“北京科技大学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荣誉称号,课程负责人,2021

18.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21

19. 北京科技大学第30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新业态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暖通空调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生教学,第一完成人,2022

20. 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优质课程—建筑环境学,课程负责人,2023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太阳能利用透光表面自清洁防结露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公共机构高效用能系统及智能调控技术研发与示范,子课题负责人

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大空间建筑天然采光动态光热环境耦合机理及优化方法研究(8202034),项目负责人

4.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 数据中心节能监测标准,项目负责人

5. 北京科技大学与台北科技大学联合科研计划项目:数据中心消除局部热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6. 横向项目:绿色数据中心高效换热与净化技术及应用,项目负责人

7. 北京科技大学与台北科技大学联合科研计划项目:新型导光-通风系统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8. 横向项目:既有建筑设备鉴定与改造标准研究,项目负责人

9.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太阳能光导-通风系统自然通风效果优化研究,项目负责人

10. 横向项目:威海百度城绿色建筑暖通空调新技术研发,项目负责人

11. 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北京高校食堂能耗调查及节能改造方案研究,项目负责人

12. 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北京地区筑外表面色彩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项目负责人

13. 横向项目:钢铁生产车间油性气溶胶测试与净化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教材、论文及著作:
教材及著作:

1.吴延鹏主编, 《建筑环境学》 (普通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7.3,ISBN 978-7-03-051007-5

2.吴延鹏主编, 《制冷与热泵技术》 (普通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6.12,ISBN 978-7-03-051010-5

3.吴延鹏主编,《人工环境学》,冶金工业出版社,2019.8,ISBN 978-7-5024-8342-5

4.吴延鹏编著,《导光管天然采光新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4,ISBN 978-7-111-67893-9

5.吴延鹏参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中英文对照)》,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7

6.吴延鹏参编, 《中国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3

7.吴延鹏参编, 《中国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4

8.吴延鹏参编, 《中国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6

标准

1. 吴延鹏参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导光管采光装置》(JG/T530-2017),中国标准出版社

2. 吴延鹏参编,中国建筑学会标准《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标准》(T/ASC 05-2019)

3. 吴延鹏参编,北京市地方标准《数据中心能效监测与评价技术导则》(DB 11/T 1638-2019)

4. 吴延鹏参审、雷晓宇参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绿色建材评价标准-采光系统》(T/CECS 10065-2019)

5. 吴延鹏参编,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团体标准《绿色微型数据中心技术规范》(T/DZJN17—2020)

代表性科研论文

1. Wu Yanpeng, Jia Jie, Tian Dongmin, Chuah Yew-Khoy.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microgroove back plate heat pipes with working fluid and heating power.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2020,29(4):982-991

(DOI: 10.1007/s11630-020-1336-9)

2.Wu Yanpeng,Lu Yuming,Cao Guoqing. Preparation of a polyacrylonitrile/ polyurethane nanofibrous membrane with antibacterial fun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ts air filtration performance. 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19,28(8):1038-1048

(DOI: 10.1177/1420326X18816353)

3.Wu Yanpeng,Lu Yuming,Chou Ding-Chin. Indoor air quality investigation of a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field measurement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 2018,13(2):148-160

(DOI: 10.1093/ijlct/cty007)

4. Wu Yanpeng,Zhang Chaoying. Analysis of anti-condensation mechanism on superhydrophobic anodic aluminum oxide surface.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3, 58(1-2): 664-669

(DOI: 10.1016/j.applthermaleng.2013.01.048)

5. Wu Yanpeng,Ma Chongfang,et al.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formaldehyde by diffuser of solar light pipe coated with nanometer titanium dioxide thin films. Science China,2010,53(1):150-154

(DOI: 10.1007/s11431-009-0412-x)

6. Qian Fuping, Wu Yanpeng. Effects of the inlet section angle on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a cyclone.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2009,87 (12A) :1567-1572

(DOI: 10.1016/j.cherd.2009.05.001)

7. 吴延鹏, 马重芳.太阳能光催化-导光管北京夏季晴天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光学学报, 2008,28(12):2408-2415

(DOI: 10.3788/AOS20082812.2408)

8 吴延鹏, 马重芳. 直通型和T型太阳能光导-通风系统实验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35(s): 148-153

9. 姜曙, 张琮昌, 吴延鹏.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热经济性计算方法. 暖通空调,2016(2): 57-60

10. 吴延鹏, 郭占闯. 超疏水表面防附尘性能实验分析. 化工学报, 2018, 69(S2): 365-372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81105)

11. 吴延鹏, 王志华. 太阳直射下反光片提高导光管效率的模拟与实验分析. 煤炭学报, 2019, 44(6): 1941-1948

(DOI: 10.13225/j.cnki.jccs.2018.1307)

12. 田东民,吴延鹏,陈凤君. 基于纳米增强相变材料的铜-水热管传热性能分析. 化工学报,2020,71(S1):220-226

(DOI: 10.11949/0438-1157.20200113)

13. 吴延鹏,赵薇,陈凤君. 不同相对湿度下亲疏水纳米纤维膜空气过滤性能实验研究. 化工学报,2020,71(S1): 471-478

(DOI: 10.11949/0438-1157.20191333)

14. 吴延鹏,钟乔洋等.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空气过滤研究进展. 精细化工,2021,(38)8 :1530-1541  (DOI: 10.13550/j.jxhg.20210153)

15. 吴延鹏,栾珊珊等. 钢铁厂原料堆粉尘无组织排放抑制技术进展. 化工学报,2021,72(S1):53-62   (DOI:10.11949/0438-1157.20201681)

代表性教学研究论文

1. 吴延鹏,李长洪,朱维耀,范慧方. 面向就业的建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分层次个性化培养的教学实践. 制冷及暖通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20:239-243

2. 吴延鹏.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建环专业实验课教学方法探讨.制冷与暖通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108-110

3. 吴延鹏. 建筑环境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制冷与暖通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108-110

4. 吴延鹏.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院归属问题探讨.第九届全国制冷及暖通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河南洛阳,2016

5. 吴延鹏.与中国制冷展相结合,提高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和综合能力. 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93-300

6. 吴延鹏.制冷课程教学中培养本科生人文素质的实践. 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51-54

7. 吴延鹏.建筑环境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57-160

8. 吴延鹏.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6):53-54

9. 吴延鹏.浅谈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效管理,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99

10. 吴延鹏.高校工科专业人文化教学必要性及可行途径分析,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7):88

11. 吴延鹏,关于理工科院校技术类课程人文化讲授的认识与实践-以《建筑环境学》课程为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