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师资队伍
所在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按姓氏 > W

专家详情页

吴昊骏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学位职称:博士

办公电话:010-62332971

办公地点:土环楼807

Email:wuhaojun@ustb.edu.cn


科研方向:工程爆破/智能化爆破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8.09-2012.06 河北联合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13.09-2021.01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21.01-2024.04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博士后

2024.04-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讲师

主要论文

1. Wu H, Gong M, Cao Z, et al. In-situ high-speed 3D-DIC experiment on blast-induced second fre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t initial stage of cut blasting in a tunnel[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3, 142: 105392.

2. Wu H, Gong M, Zhao Q, et al. Impact of computer-controlled drill carriage's position deviation on automated hole positioning in underground roadway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24, 175: 105672.

3. Wu H, Gong M, Yang R, et al. Double-face intelligent hole position planning method for precision blasting in roadways using a computer-controlled drill jumbo[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23, 30(6): 1025-1037.

4. 吴昊骏,龚敏.基于双侧钻臂位姿协同约束的凿岩台车车体定位方法[J].煤炭学报,2019,44(02):647-654.

5. 吴昊骏,龚敏.基于雷管实际延时范围的逐孔爆破振动合成计算与应用[J].爆炸与冲击,2019,39(02):151-161.

6. 吴昊骏,龚敏,赵振振.凿岩台车关节间隙影响定位精度的补偿设计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9,44(S1):378-386.

7. 吴昊骏,纪洪广,龚敏,刘翔宇.我国地下矿山凿岩装备应用现状与凿岩智能化发展方向[J].金属矿山,2021(01):185-201+212.

8. 龚敏,吴昊骏.隧道爆破现场高速图像采集与精确控制爆破参数研究[J].爆炸与冲击,2019,39(05):3-12.

9. 龚敏,吴骏,孟祥栋,李永强.密集建筑物下隧道开挖微振控制爆破方法与振动分析[J].爆炸与冲击,2015,35(03):350-358.

主要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 千米竖井硬岩全断面掘进机破岩理论研究,参与者

横向项目:

2. 重庆乌江白马航电枢纽一期工程三面临江露天爆破飞石与边坡控制技术,负责人

3. 基于随钴参数变化防卡钻自适应技术,参与者

4. 复杂矿床多类型岩种随钻识别与精准爆破技术研究,参与者

5. 滨海环境地下大型洞库工程爆破震动关键技术研究,参与者

6. 基于实际施工隧道的爆破参数智能设计技术,参与者

7. 提高深立井炮眼利用率与井筒成型质量的爆破技术研究,参与者

专利:

1. 第一发明人. 一种符合多振速要求的坐标点阵化隧道爆破药量计算方法[P]. 北京市:CN202011045857.7,2024-02-02.

2. 第二发明人. 一种用于智能孔位设计系统生成图形文件的尺寸标记方法[P]. 重庆市:CN202311401308.2,2023-12-19.

3. 第二发明人. 基于全电脑凿岩台车工作空间的周边孔位姿参数确定方法[P]. 北京市:CN202010013306.6,2021-07-09.

4. 第三发明人. 一种钻孔自动定位凿岩台车的双钻臂车体定位方法[P]. 北京市:CN201810129566.2,2019-04-02.

5. 第三发明人. 基于多孔微差爆破振动合成计算的隧道掏槽药量设计方法[P]. 北京市:CN201711071429.X,2018-12-18.

获奖情况:

2018.05,获“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8)”奖励

2021.01,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

2023.01,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023.01,获“2022年度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15)”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