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职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土木楼912
Email:yangli@ustb.edu.cn
个人简介:
李杨,男,1986年4月生,甘肃武威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岩体稳定性分析、矿山灾害监测及预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并参与完成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
学习工作简历:
2005.09-2009.07,东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学士
2010.09-2012.07,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硕士
2012.09-2017.10,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
2017.12-2019.1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教师博士后
2020.01-2021.06,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讲师
2020.08至今,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博士后
2021.07至今,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副教授
本科生课程:
《矿山现代测试技术》
研究生课程:
《岩体加固与支护技术》
研究兴趣及领域:
1.矿山岩石力学及岩体稳定性
2.矿山灾害监测及预警技术
社会兼职:
1.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ISRM)会员
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CSRME)会员
3.《采矿技术》期刊青年编委
4.《Geomatics, Natural Hazards and Risk》、《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PLOS ONE》、《IEEE Access》、《Shock and Vibration》、《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等期刊审稿专家
获奖及荣誉:
1.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绿色无尾矿山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7/20),2021.
2.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缓倾斜破碎矿体充填假顶构筑工艺与矿柱精细回采技术(8/20),2020.
3.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20.
4.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4),沈阳市优秀研究生(2015),东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2014),东北大学三好研究生(2013、2014、2015),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15-201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7).
科研项目: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部应力作用下岩石-胶结充填组合体协调破裂机制研究(2020M682205),2021.01-2022.07,主持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震数据反演的岩体动态参数标定及损伤机理研究(2018M641200),2018.12-2019.12,主持
3.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考虑次生裂纹诱导的岩体非均匀力学参数块体模型及应用(SKLGDUEK2022),2020.07-2022.06,主持
4.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微震反演的动态岩体力学参数块体模型研究(ustbmslab201901),2019.07-2021.06,主持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金属矿采空区损伤失稳机理及稳定性控制研究(FRF-AT-20-01),2020.06-2021.05,主持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声发射特征的深部岩石卸荷破坏前兆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FRF-TP-18-021A1),2018.06-2020.05,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尺度分析的裂隙岩体开采扰动围岩定向性破裂机理研究(52074020),2021.01-2024.12,主要参与人
8.校企合作项目,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东北翼矿段安全监测及在线预警系统建设,2020.02-2020.09,主持
9.校企合作项目,西南翼破碎岩体安全开采综合技术研究,2020.01-2020.12,主持
10.校企合作项目,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西南翼矿段安全监测及预警研究,2019.07-2020.07,技术负责
11.校企合作项目,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西南翼矿段综合治理方案优化及稳定评价研究,2019.01-2020.12,技术负责
教改项目:
1.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度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矿山现代测试技术(JC2020YB034),2020.06-2022.06,主持
代表性论著:
1.李杨, 杨天鸿, 郝耐, 等. 基于应力释放率与微震监测的高强度开采工作面推进速度效应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 38(2): 295-303.
2.李杨, 张超, 宋卫东, 等. 海底金矿岩石弹性纵波与孔隙率特性[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1, 50(2): 239-247.
3.Yang Li, Tianhong Yang, Weidong Song, et al. Movement law and discriminant method of key strata breakage based on microseismic monitoring[J]. Shock and Vibration, 2019, (2019): 1-19.
4.Yang Li, Ling Yu, Weidong Son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complex rock slope stability affected by fault and weak layer based on FESRM[J].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9, (2019): 1-14.
5.Yang Li, Tianhong Yang, Honglei Liu, et al. Effect of mining rate on the working face with high-intensity mining based on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a case study[J].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17, 14: 350-358.
6.Yang Li, Tianhong Yang, Honglei Liu, et al. Real-tim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in working face with high-intensity mining[J].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16, 132: 152-163.
7.李杨, 杨天鸿, 侯宪港, 等. 基于微震监测的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围岩响应规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6): 854-858.
8.李杨, 杨天鸿, 刘洪磊, 等. 大安山煤矿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建立及安全监测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4, 31(2): 277-283.
9.Fu Jianxin, Li Yang, Song Weidong, et al. Stability control and multi-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broken ore and rock of large-scale metal mine in bedrock below the seafloor[M].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2021.
10.付建新,宋卫东,李杨.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2021.